蚕子在桑叶上行走,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在西昌旅行,有人介绍我去看看位于月华乡的西昌知青博物馆,说是在这里能看见当年父母的身影。
于是在一个冬日的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走进了西昌知青博物馆。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
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说是为了缩城乡差距。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市团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原四川省青年农场是四川省当年最大的知青农场,该农场于1965年规划选点,1966年元月下旬开始有知青入住,现完整保存当年所建窑洞16孔,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知青农场。
从西昌城区向北沿108道行驶40公里左右就到西昌市月华乡,西昌知青博物馆就落座在这儿。
这里十分空旷,没有高层建筑,一个大敞坝是专供停车的,拾级而上就是大门。房屋建筑很有特色,全用红色装饰,可能是对那段火红年代的特殊记忆。
大门口立着一幅雕塑埋入土的眼镜十字镐背架子和覆在其上的鹰影,耸立在台阶上十分醒目。这样的意象组合让知青们一看就想起那些青春岁月。
外墙上的语录和日记,一下就把我们拽进了那个年代,一段在记忆抹不去的苦日子向我们走,娓娓叙述着知青们的生活点滴。
进门的第一张图画就是这张青春。站在画下久久不能离开,对那段历史依稀记得。那时我的大姐二姐正是青青岁月,已经作好了下乡的准备,突遇文化大革命结束,上山下乡政策暂停。这一停,她们开了下乡接受贫下农再教育的机会,青青就留在了城市,命运也就此改变。
一楼的展厅里摆放着很多设备,拖拉机打谷机推土机等,虽然锈迹斑斑不能使用,但这些设备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的科技品了。
展厅里这个场景还熟悉吧,对,看坝坝电影。知青生活是枯燥乏味的,看坝坝电影是最让人期盼的一件事,虽然电影也很单一,但让人盼望的西就只有它。此时与两位铜人坐在一起重温那逝去的时光,激动的心情却多了些静。
二楼门框上悬挂着这幅红色的队旗,曾让多少成都知青热泪盈眶,激动不已。65年前,成都4万青年为响应祖的号召,辞别父母,毅然决然到凉山。那时的他她们正值青春年华,在这里开垦种田,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何等的壮哉。
二楼展厅全面广泛地搜集整理保护了知青的有关史实,藏馆文物多达8000余件。展品包括与知青有关的政策文件通知会议记录名册报刊社论文章插图及其它档案材料。知青的日记照片书信学笔记有勾划有批注的主席语录学文件各种专用票证等。
还有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包括说诗歌散文论文回忆录自传绘画等。以及知青返城后的生活经历。
内容丰富,种类不少。依稀觉得父亲母亲就是他们的一员,白天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开会学。
知青们的这段历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昌知青博物馆开馆那天上千名原西昌知青登上知青专列参加了开馆仪式。回第二故乡的知青们在5天的时间里回到插队的原西昌德昌冕宁昭觉会理等14个县,和故友相聚,参观了第二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可能是对他们心灵的慰藉。
走出西昌知青博物馆,走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虽然我们对那段历史了解甚少,但它的影响之巨大,波及之广阔,是新有史以的第一,注定要载入历史。
这是一段不能忘记也忘不掉的历史。如果某一天你凉山旅游,请你西昌月华,看看西昌知青博物馆,拾起这段历史,会更加感我们的父母。
温馨提示没有门票,凭身份证即可参观